胡凱 - 家庭教育
關注和鼓勵遠比批評更重要
“胡凱從未走出我們的視線”,這是一直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胡凱媽媽對采訪的記者說的第一句話。“我認為對任何人來說,關注和鼓勵遠比批評更重要,尤其對孩子。記得一位幼兒教育專家說過,小孩子的哭鬧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我和他爸爸就極為關注胡凱,從小到大,所有有關胡凱的事情我們都是全家參與,喜歡他所喜歡的,每一個階段都讓他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度過,並且一直按照‘先做朋友後做父子、母子’的原則處理我們所遇到的事。從事教育工作這麽多年,應該說每個父母對孩子的初衷都是一樣的,但教育和對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卻是各種各樣。很多家長遇到孩子犯錯誤第一反應就是批評,讓孩子潛意識裏產生一種自卑心理。每次開家長會我都說我不讚成這種做法,孩子的身體需要營養,同樣孩子的精神也需要營養,鼓勵就是他們所需要的營養。對大人來說鼓勵和表揚是廉價的,而鼓勵和表揚卻能讓孩子產生自信,向著大人鼓勵和表揚的方向去努力。到現在為止,我始終感覺我們家胡凱是最棒的,我們家胡凱是最好的。”媽媽連用兩個“最”字誇獎兒子,滿足洋溢在臉上。
天賦來自和爸爸的比賽
胡凱的爸爸身體素質很好,也非常喜歡運動,42歲時在他們單位舉行的運動會上,仍取得100米比賽的冠軍,就連20多歲的小夥子也不是他的對手。胡凱從小就好動,走路都是小跑,這一點似乎更多的是爸爸的遺傳。因為父子 倆總是往床上跳,家中的床已經不知道更換了幾次。爸爸單位的運動會,總會看到一個“小裁判”出現在計時台上,那就是少年的胡凱。後來爸爸單位組織職工旅遊,由於胡凱在運動會上表現極佳,局領導特批讓小胡凱同行。胡凱是和他爸爸賽跑長大的。因為父子倆相同的愛好,在胡凱很小的時候,隻要有合適的地方,爺倆兒總要跑一跑,賽一賽。從最初爸爸讓胡凱一段距離,到同一起跑線,再到後來爸爸隻有跟在後麵看的份兒,一步步激發了胡凱的潛能。
為踢球握緊小拳頭抗議
“總體來說胡凱是聽話的好孩子,他懂事、上進,遇到問題我們總會和我們交流,我們也會通過各種方法進行疏導。”這是爸爸對胡凱的評價,“無論過去還是現在,足球是胡凱最熱衷的體育愛好,他喜歡AC米蘭,喜歡範・巴斯騰,有關球賽任何信息都記錄得極為詳細,他支持中國足球,曾經寫過一篇名為《中國足球我為你呐喊》的文章,一度讓我和他媽媽感動。初二時胡凱曾經對足球達到‘癡迷’的程度,當時班裏好多的孩子都去上足球學校,胡凱握緊小拳頭對我們說,‘我要踢球,我要像英超球員一樣拿周薪……’讓我和他媽媽傷透腦筋,我們表麵上讓他去練足球,背地裏卻讓當時胡凱的足球教練明白地告訴他足球對他來說沒有出路。通過我們耐心的勸說,胡凱終於打消了踢足球的念頭,重新回到了考大學的路上來。”
在國內眾多運動員當中,胡凱無疑是知識型運動員、學習型運動員的典型代表,訓練中他善於動腦,也善於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自我調節。當然胡凱在學業上也絲毫不敢怠慢。胡凱表示:平時訓練可能會耽誤學習,但是學習是長期的事情,隻要分配好精力就不會有衝突。從長遠的角度看,學習和訓練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胡凱 - 清華特招
胡凱上高三那年,參加學校運動會的跳高比賽,跳出了1米88的成績,破了青島三中當時的校紀錄。也是那一次,張衡善教練發現了胡凱,他認為胡凱是未經雕琢的璞玉,隻要悉心打磨便會大放異彩。從此,胡凱的生活中,除了模擬試卷又增加了跑道。每天下午下了第二節課,胡凱就去參加訓練,常常是練到精疲力盡再趕回教室上自習。由於田徑成績出色,高三那年冬天胡凱和三中另外的幾名運動員參加了清華大學的冬令營。在冬令營最後的體育特長生選拔賽上,還出現了一個小波折,當時三中的三個學生被分到了一個小組,三個人去找了教練請求分組比賽,胡凱後來被分到了最後一組,發令槍一響,同組選手都像離弦之箭衝了出去,胡凱還站在原地,身後的起跑器卻蹬飛了。胡凱請求教練再給他一次機會,也就是這最後的一次機會他以最好成績跑進了清華。”
與大多數肌肉發達的短跑選手不同的是,這個“百米飛人”不僅文質彬彬,鼻梁上還架了一副500度的近視眼鏡,比賽時他都不會摘下來。2001年,就讀於青島三中的胡凱在高考中考出了572分(一說是582分),而當時的本科線是554分。憑借體育特長生的加分,他最終入讀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此前從未參加任何專業運動隊訓練的胡凱,是清華一手培養起來的“飛人”。當年胡凱到清華參加選秀時,隻練過3個月短跑的他居然連起跑器都蹬飛了。幸運的是,他獲得了一次單獨跑的機會,並跑出了10秒70的好成績。負責選秀的教練李慶當場拍板:就是他了。被清華錄取時,他的百米成績已達到10秒30的健將級標準。
胡凱 - 眼鏡飛人
如疾風般衝過終點後,胡凱披上國旗,並向其他選手和看台上的觀眾致意。“我和其他的選手互相祝賀,這是禮節性的,我應該展示大學生的風采。”一臉斯文的“眼哥”身上閃爍的是清華儒雅的風範,“我們與專業運動員最大的不同在於,我們在大學裏生活、學習。在清華這樣的百年名校裏,那種深厚的底蘊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賽場上,我們可以向觀眾展示當代大學生的另外一麵。”
胡凱說,自己18歲才開始練田徑,進大學前從未在專業隊訓練過。“父親對我的影響很大。他是一個超級體育迷,100米能跑到11秒多。我可能是受他的遺傳吧,後來就愛上了短跑。但學習也不能耽誤,最終我有幸進入清華……”對於自己以後是否仍會戴眼鏡比賽,胡凱說:“當然戴了,不戴看不清。我小時候就開始戴了,眼睛不適合戴隱形(眼鏡),比賽戴眼鏡對我沒什麽影響。”
胡凱 - 參戰北奧
北京奧運會預賽,男子100米第一輪共分5組進行,每個小組前三以及剩餘最好成績的那一位選手共16人一起晉級半決賽。胡凱首輪以每個小組前三名外最好成績的前十位涉險過關,完成了中國在奧運會該項目上的曆史性突破。本輪,胡凱與前世界紀錄創造者牙買加名將阿薩法-鮑威爾同在第5組。胡凱身處最內側的第2跑道,鮑威爾則位列第7道。
第一槍順利出發,胡凱0.165秒的起跑反應時間排名8位選手中的第7位,隨後途中跑胡凱也發揮一般。最終僅以10秒40排名小組墊底完賽,這一成績甚至比上午資格賽時還慢了0.01秒,比自己10秒24的個人最好成績更是有不小差距。這樣創曆史闖入男子100米第二輪的胡凱也就此退出了男子100米的競逐。
胡凱 - 主要成績
2004年全國田徑大獎賽總決賽100米、200米冠軍。
2005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冠軍
2005年5月泰國田徑公開賽100米獲得冠軍
2005年8月16日,第23屆伊茲密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00米冠軍
2005年9月17日上海田徑黃金大獎賽100米第6名的好成績
2005年11月1日東亞運動會100米金牌
2006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北京站的男子60米冠軍
胡凱 - 個人年譜
18歲零兩個月,青島三中校運會上,胡凱又一次打破了學校跳高紀錄,體育教師張衡善軟磨硬泡說服胡凱父母,讓他進了學校田徑隊。三個月後,胡凱100米成績跑進11秒,達到國家健將標準。
18歲零11個月,胡凱高考成績572分,超出了青島本科線20多分,被特招進清華大學。
22歲零10個月,胡凱在全國田徑大獎賽決賽中,以10秒27的成績獲全國冠軍。
23歲零13天,胡凱在土耳其伊茲密爾奪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男子100米冠軍。這是中國人奪得的第一個100米世界冠軍。
23歲零3個月,胡凱在東亞運動會最受人矚目的男子100米飛人大戰中,以10秒41的成績,輕鬆奪得金牌。
2005年取得諸多成績,胡凱讓青島人驚喜了一把。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